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000|回复: 0

柯平:安倍内阁何以能够“转危为安”? 漫谈日本第48届...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1
发表于 2017-11-6 13: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民党在本届大选中获得284个议席,与选前相比,无增无减,但远远超过安倍选前设定的“执政党过半数”的胜负线。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这一结局令安倍喜出望外,说“没有料想到会有这个结果”。日本媒体说,这是安倍“选举战略”的胜利。其实,这是军事上“突袭战术”在政治博弈中的应用,确实也一语道破了本届大选自民党大胜的奥秘。

  安倍的原定计划是,在明年秋天实现党总裁三连任后,年底如期举行众院换届选举,同时就“修宪”举行国民投票,以达成自己的夙愿和外祖父岸信介的遗愿。可是,安倍及其多名阁僚以权谋私的丑闻和失言在7月份引发一场政权危机,不仅“修宪”线路图被打乱,就连党总裁三连任也闪现黄色信号。

  但是,安倍没有坐以待毙。他慎时度势,决定孤注一掷,死里逃生,决定把原定于明年年底用的绝招提前使出来——突袭般地宣布将“解散众院举行大选”。

  如《朝日新闻》所说,这次安倍“取得了‘自己安排的[权力游戏]的胜利’”。这一战术收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面对自民党这突如其来的选举攻势,各在野党措手不及,仓促应战,处境十分被动;不仅如此,在野党阵营正在筹划建立应对下届大选的统一阵线的策略也被击破;此外,安倍夫妇以权谋私的丑闻也因为解散国会而被搁置、遮掩起来。

  在野党方面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形不成合力,是无法与执政的自公两党抗衡的主要原因。不是执政两党人多势众,而是在野党力量过于弱小和分散。其间更发生了对选情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变。其一是民进党新任党代表前原诚司在竞选开始后突然宣布解散民进党,与小池新党合流。这种行为无异于临阵脱逃,不战而降;其二是希望党领袖小池百合子真相毕露——修宪立场与自民党无异,与安倍在暗中进行政治交易以及在政治上排斥异己等,令选民大失所望,并且形成对自民党的侧面支援。

  安倍在“修宪”问题上玩弄“以退为进”的手法。这就是暂时放弃从根本上修改的方针,仅在竞选公约中提“自卫队入宪”,而不触动“第九条”关于“放弃发动战争权”和“不拥有军力”的条文。这种降低“修宪”门槛的做法,在消除选民对“修宪”的戒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在外交上,安倍大事炒作朝鲜的导弹和核武试验是对日本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并做出对其“坚决施压”的强硬姿态,甚至煞有介事地把本届大选称为“突破国难的大选”、把对朝政策列入竞选公约等,也对选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还有,一溜小跑参加我驻日使馆国庆招待会并且发表讲话等,在缓和对华紧张关系上采取的两面派手法,也颇能博得选民的好感。

  不少选民出于“没有更合适的首相人选”的无奈与失望乃至绝望情绪,只好把选票投给自民,给安倍帮了大忙。

  通过本届大选,反安倍的在野党势力进一步遭到削弱,安倍重新确保和强化了继续执政地位;而希望党加入“修宪派”行列,进一步坚定和增强了安倍的“修宪”决心,有可能促使他加速“修宪”步伐。

  本届大选的结果还有阻止党内产生对安倍离心离德倾向的效果,有利于维持“安倍一强”和“一言堂”局面,以封杀反安倍动向和不同意见。

  对于安倍来说,这次大选也算是一种“塞翁失马”。

  不过,也有媒体认为,自民党大胜与拥护安倍之间不能够完全划等号:“如果认为(大选结果)‘是对安倍政权的全面肯定’,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日本经济新闻》),“断言是对安倍首相的积极支持还为时过早”(《东京新闻》)。并且,不止一家的民调结果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毎日新闻》10月13日~15日实施的“特別舆论调查”结果是,对于大选后安倍继续执政,“认为不好”的占47%,超过“认为好”的比例10个百分点;JNN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10月份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为48.7%,不支持率为49.2%,连续四个月不支持率超过支持率;对于安倍“解散众院举行大选”的举动,“给予好评”的仅占21%,而“不给予好评”的高达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4-5-17 00:53 , Processed in 0.448313 second(s), 25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