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快捷导航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评论网

查看: 1500|回复: 0

姬鹏:为何“童年人设”越来越成年化?

[复制链接]

2463

主题

25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51
发表于 2019-3-21 14: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媒体报道,韩式美妆产业现在瞄准那些“几乎不能阅读的儿童”。在连锁的儿童美容院,可买到儿童化妆品,而花费一两百元,不到7岁的女童,就可享受敷脸、足浴、护肤、美甲、美妆全套美容疗程。对于这样的事情,社交媒体上众说不一。但是,总的来讲,人们呈现出较多的担忧。

当然,从儿童化妆品的生产选料上看,似乎都倾向于“健康”,甚至“可食用”。只是,对于成年人而言,更担忧的是,儿童到底该不该被带入洪流般的“消费主义大潮”。并且,在面对还不能清晰认知外部世界的儿童,就开始化妆或美容,这到底意义何在,着实值得追问。

事实上,我们已经能感受到,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已经进入对应的“需求世界”。从琳琅满目的婴幼儿用品店中,我们其实已经能窥探到些许变化。过去,人们对生长周期,怎么也是以“年”为单位,但是当“需求主义”成为商业的追逐目标时,生长周期只好缩短成“月”或者“周”。

是的,孩子不懂无所谓,大人们懂就行。因此,无论是“婴儿消费”,还是“儿童消费”,其实都是直指大人腰包。说到底,“韩式美容进军幼儿园”这种商业行为,本质上还是在蛊惑成年人的“消费意识”。所以,在面对“韩式美容进军幼儿园”的商业现象时,除却要从儿童的角度评析,更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成年人为何要买单?

就如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一章中谈到:“十二三岁的少女正是美国收入最丰厚的模特儿,在所有视觉媒介的广告里,她们被设计成像是非常懂事儿,性感无比的成年人出现在大众面前,仿佛全然陶醉在色情的环境中,在看过类似比较隐晦的色情作品后,那些还没有完全适应美国对儿童这种新态度的人,很可能会更渴望洛丽塔的魅力和诱人的纯真”。

这事实上,也是近些年“萝莉文化”走红的一种根源。当然,无论如何,作为儿童,因不能完全意义上感知所谓的时尚,就导致所谓的“成人化”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大早的走向成年化,其实是一种生命的悲哀和折损。

“童年人设”被“符号化”,自然就容易被“异化”。一般来讲,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其实都是在跟随主流大潮在成长,上幼儿园,参加兴趣班,买衣服,吃营养品,其实都差不多。但是所谓的“主流大潮”,多半是“商业大潮”,就是“明星儿童”做什么,吃什么,玩什么,自己的孩子就必须跟随。

只是,“明星儿童”仅仅是符号,而不是日常。他(她)们穿梭于屏幕之间,举手投足看起来成熟有章法,但多半都是镜头里的剪辑效果。却并不是真实的生命姿态。当然,很多成年人也知道,但是为何要跟随,其实就更值得去思考。

说到底,在吃饱穿暖的社会现实中,人们对于价值观的判断,好像越来越倾向“审美判断”。儿童的“成年化”的倾向,其实并不是真的“成年化”,因为孩子们对于成年世界的认知,其实还是相对模糊的。只是,就过去而言,儿童的人设,确实已经早熟,无论是举手投足,还是言语表达,都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小大人”气场。

不过,之所以出现这种趋向,主要还是在于生活的规则凭谁而定。既然“童年人设”是成年人来制定,那么高跟鞋,丝袜,美容美妆等自然就会被强势植入其中。所以,很多时候,“童年世界的不堪”,往往都是对“成年世界”的反映。

儿童开始美容,不是儿童自己想美容,而是成年人想让他(她)们美容。至于,到底好不好,其实并不是“健康层面”的问题,而是作为儿童的成长,这算不算一种负累。很多人一直强调,孩子们已经够累,为何还要各种加码,让他(她)们提前进入成年化社会呢?

当然,从商业潮流来看,这是“需求再造”的一种必然。但是作为个体选择来讲,这却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问题。孩子到底该不该提前进入“成年化”,他(她)们因没有自主选择权,而显得较为尴尬。但是,作为成年人来讲,最疯狂的不是将孩子打扮成自己的样子,而是忘记打扮成自己的样子,是为什么?

说到底,比起妆容的,年龄的成长,真正的成长应该是“智识的”。这种较为深沉的普世观念,本来是存在的,但是真正能践行的儿童真的不多,当然,这依旧是成年人的罪过。童年真的会消逝吗,这或许是一种嘲讽,或许也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本质上讲,就算人类再怎么进化,一个人要想活得真实,自我的成长还是不可逾越的。每一个人都逃不脱所处时代,更不会提前进入下一个时代。“韩式美容进军幼儿园”,这其实和“婴幼儿服装专卖店”并没什么本质区别。在人类还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婴儿从来都不会想到,自己也会成为商业大潮中,摇橹挂旗的一方势力。

长远来看,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就像“韩式美容进军幼儿园”这种现象,很多时候真的难以阻挡,类似的问题,在“手机进军校园”的时候就已经被各种批判,但是随着手机的普及,好像越来越无力阻挡。很多时候,人类就是这样,在被动中被进化,在潮流中持续向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home_bigavatar:guest
ahome_bigavatar:welcome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评论网 ( 浙ICP备2014019847号 )

GMT+8, 2024-5-3 16:01 , Processed in 0.412719 second(s), 25 queries .

法律声明:本站所有新闻评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X3.4 & 评论网

© 2006-2013 评论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